過期≠不能吃?「有效日期」與「保存期限」大不同!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拿起一瓶牛奶,發現過了標示的日期,立刻丟進垃圾桶;或是打開餅乾,看到保存期限已過,毫不猶豫地說再見。但你知道嗎?食品上的「有效日期」與「保存期限」其實大不相同,不是所有「過期」的東西都不能吃!

 

1. 有效日期(Expiration Date):安全 vs. 風險

「有效日期」通常用在牛奶、鮮奶油、生鮮食品、嬰兒食品等對新鮮度要求較高的產品上。這代表在這個日期前,食品的品質與安全性都能獲得保證,一旦超過,可能會變質或滋生細菌。因此,有效日期一過,建議還是乖乖丟掉,別拿健康開玩笑!

 

2. 保存期限(Best Before):美味 vs. 依舊能吃

保存期限主要用於罐頭、餅乾、泡麵等乾貨或加工食品,代表在這個日期前,食品的風味、口感、色澤都維持最佳狀態。但即使超過保存期限,只要包裝完好、沒有異味或異常,通常還是可以吃的!不過口感可能不如從前,這時候就要靠你的鼻子與味蕾來判斷了!

 

3. 如何判斷食品還能不能吃?

除了看標示,還可以透過以下方法檢查:

👀觀察:是否有變色、發霉或異常膨脹?

👃聞一聞:有沒有怪味或酸敗的味道?

👅嘗一口:如果沒有異常,可以少量試吃,確保口感沒問題。

 

4. 避免浪費,聰明保存!

✅先進先出:購買時注意日期,把較新的放後面,先吃快到期的!

✅密封保存:開封後的食品要密封好,放入冰箱或乾燥處,延長保存時間

✅冰箱管理:定期清理冰箱,避免食物「隱身」在角落直到變質!

 

下次看到食品日期時,先別急著丟,搞清楚「有效日期」與「保存期限」的不同,才能避免食物浪費,也確保自己的健康喔!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