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大餐別浪費!剩菜保存必知守則!

 

母親節聚餐總是特別豐盛,不管是在家煮還是叫外送,一桌好菜讓人食指大動、停不下筷子!但飯後看著還沒吃完的菜又不想丟,該怎麼保存才安全又不會壞掉呢?

 

1. 食物別放涼太久

很多人以為熱騰騰的菜要放涼才能冰,其實錯了!室溫放超過兩小時,就有細菌趁機作亂。建議:煮好2小時內就要放冰箱,尤其是肉類、海鮮等高風險食材。

2. 熱菜分裝降溫更快

整鍋湯或一大盤菜放進冰箱,中心溫度降不下來,反而變成細菌溫床。分小份裝盒、攤平裝袋,會更快降溫,冷藏也比較均勻!

3. 冷藏 ≠ 放到忘記

冰箱不是時光機,食物放久了一樣會壞!一般建議:冷藏3天內吃完,冷凍最好1個月內食用完畢。雖然冷凍能延長保存時間,但超過2個月以上,風味、口感會明顯變差,有些食材甚至可能開始變質,不建議再食用。記得貼上日期標籤,避免「驚喜包」變「驚嚇包」喔!

4. 要吃再加熱,一次加熱要徹底

想再吃的時候,一定要整份加熱到中心全熱透,別只微波個幾秒讓表面燙口,裡面還涼涼的。細菌可是最愛這種「半生不熟」的環境喔!

5. 量太大時,先分裝再上桌

如果一開始就知道菜量太多,不妨先把一部分分裝保存起來,只把要吃的量拿上桌。這樣可以避免多次加熱、夾取污染,也能讓剩下的食物更新鮮、保存得更久!

 

掌握這些保存技巧,不但能避免浪費,也能好好延續餐桌上的用心與美味。讓母親節的美味不只停在當天,而是延續到接下來的每一餐,都還能吃得安心也吃得開心唷!

 

 

延伸閱讀: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