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急需腹瀉拉肚子妙方?探索腹瀉五大原因、學習三大處理方法

腹瀉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問題,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都可能遭遇這種不適,腹瀉不僅給我們帶來身體上的不適,還可能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當腹瀉發作時,我們迫切需要找到有效的處理方法,以恢復身體的平衡和舒適,造成腹瀉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腸胃炎;本文將探索腹瀉的五大常見原因,並分享三種有效的處理方法,讓我們更了解腹瀉背後的因素,並提供實用的解決方案,讓您能更好地應對腹瀉問題,無論是針對個人或家庭,還是尋求預防和處理的指導,本文都將為您提供寶貴的資訊和建議,讓我們一起了解拉肚子這個困擾人的現象,學習如何有效應對這個常見的消化問題,讓我們重拾健康和舒適的生活。

 

目錄

一、拉肚子(腹瀉)的生理機轉

二、 了解腹瀉的五大原因

A. 食物中毒和細菌感染

B. 病毒感染 (諾羅病毒、輪狀病毒)

C. 抗生素使用

D. 過敏反應

E. 發炎性腸道疾病

三、 學習三大處理方法以避免脫水

A. 首要處置為適當補充水分,可以喝什麼? 

B. 飲食調整 

C. 藥物和營養補充

四、如何預防肚子痛跟拉肚子

五、結論

全方位護衛組

一、拉肚子(腹瀉)的生理機轉

正常的排便生理過程可以參考下面這篇文章 : 大不出來怎麼辦?這一篇讓你快速認識便秘原因改善腸道問題

腹瀉是由於大腸內糞便迅速移動所導致的,有很多原因會導致,例如腸道發炎,腸炎通常是由腸道中的病毒或細菌引起的發炎,通常感染性腹瀉中,感染最嚴重的地方是大腸和迴腸末端,感染處的黏膜都會受到刺激,分泌速率大幅增加,此外,腸壁的運動性通常會倍增,大量的液體分泌可用於將感染物質沖洗至肛門,同時強有力的推動運動也將這種液體向前推進。這是一個將腸道從感染中脫離出來的重要機制;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由霍亂引起的腹瀉(以及其他細菌引起的腹瀉,如某些致病性大腸桿菌),霍亂毒素直接刺激迴腸末端和結腸中的利貝昆氏腺(crypts of Lieberkühn)的過度電解質和液體分泌,每天的分泌量可達10到12升,結腸通常每天只能重新吸收最多6到8升,因此數天內失去的液體和電解質可能導致衰竭,甚至引發死亡;有一種腹瀉叫做「心理性腹瀉」,緊張時期伴隨著肚子痛、腹瀉是很常見的,例如考試期間或士兵即將上戰場時,這種類型的腹瀉稱為心理性情感性腹瀉,其原因是迷走神經過過度刺激,導致過度蠕動以及分泌過多的黏液。

 

二、 了解腹瀉的五大原因

A. 食物中毒和細菌感染

  • 細菌感染:食物中的細菌是最常見的食物中毒原因之一。當食物被細菌污染並在不適當的溫度下保存或處理時,細菌可以迅速繁殖,產生有害的毒素造成腸胃炎。最常見的細菌包括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常見的菌株為大腸桿菌O157:H7)、葡萄球菌、鏈球菌、嗜酸乳桿菌(有可能引起死亡)和嗜熱性菌屬等。

  • 寄生蟲感染:寄生蟲如蟯蟲和囊蟲等也可能存在於食物中,特別是未經適當烹飪的肉類、海鮮和淡水魚。
  • 毒素污染:某些食物本身可能帶有天然毒素,例如黃麴毒素,此外,某些食物在不適當的儲存或處理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有害的化學物質。

諾羅病毒、輪狀病毒以及大腸桿菌

B. 病毒感染

有兩種病毒非常有名,主要就是侵犯腸胃道為主

1. 諾羅病毒 (Norovirus)

諾羅病毒是一種RNA病毒,只會存在人身上,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這意味著當我們與病患分享食物、水或使用同樣的器皿時,或是接觸到病患的嘔吐物、排泄物,甚至是接觸到被病患接觸過的物體表面時,我們都可能受到病毒的傳染,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的評估,諾羅病毒的傳播途徑中,大約有57%是通過食物傳播,16%是由人傳人,而3%則是通過被病毒污染的水傳播;主要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部絞痛和水樣的腹瀉,讓人感到非常不適,此外,還可能出現全身性的症狀,如頭痛、肌肉酸痛和倦怠感。有些人可能會有輕微發燒的現象,這些症狀通常持續約24到72小時。

2. 輪狀病毒 (Rotavirus)

輪狀病毒是一種引起嬰兒和幼兒嚴重腹瀉的病毒。幾乎每個孩子在5歲之前都會感染,尤其在6個月到2歲的年齡段。在台灣,輪狀病毒引起的住院腹瀉案例相當常見。輪狀病毒主要透過食物污染或接觸傳播,特別是在寒冷季節容易流行。病毒可在短時間內引起爆發性流行,且傳染能力強,輪狀病毒感染的症狀包括發燒、嘔吐、腹部絞痛和水樣腹瀉,常伴隨頭痛、肌肉酸痛、倦怠等全身性症狀,病程通常持續24到72小時,輪狀病毒感染對嬰幼兒、身心障礙者和有生理障礙的老人尤其危險。

C. 抗生素使用

  1. 破壞腸道菌群平衡: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是殺滅或抑制細菌的生長,包括有益的腸道細菌,這樣的作用也可能破壞腸道菌群的平衡,使得某些有害細菌過度生長,或減少了對維持腸道健康所必需的有益細菌數量,這種菌群失衡可能導致消化不良和腹瀉。

  2. 過敏或過敏反應:某些人對抗生素可能存在過敏或過敏反應,這些反應可能包括腹瀉,以及其他症狀如皮膚紅斑、蕁麻疹、呼吸困難等。

D. 過敏反應

急性和慢性,急性食物過敏由免疫球蛋白E(IgE)引起,症狀在接觸過敏原後30分鐘內出現,包括蕁麻疹、皮膚癢、氣喘和過敏性休克,慢性食物過敏則與非IgE的免疫機制相關(目前認為可能是IgG),常引起消化系統、皮膚、呼吸道、神經和眼睛問題,長期食物過敏可能破壞腸道黏膜功能,形成間隙使過敏原滲漏進入組織器官 (腸漏症*),誘發過敏反應,某些食物中的隱藏蛋成分可能引發過敏,特別是蛋白質消化不完全的情況下,輕度過敏者可以少量攝入食物,中度和重度過敏者需要停止食用3至6個月。

*補充 : 

腸漏症(Leaky Gut Syndrome)是指腸道黏膜的功能障礙,使得腸壁變得透薄,增加了物質從腸道進入血液循環的機會。正常情況下,腸道黏膜具有選擇性通透性,能夠有效阻止有害物質和微生物進入血液。然而,當腸道黏膜損傷或發炎時,腸壁的屏障功能減弱,這可能導致毒素、細菌、食物蛋白質和其他未消化物質滲漏進入血液循環,腸漏症被認為與多種健康問題有關,包括消化系統疾病(如克隆病、過敏性大腸炎)、自身免疫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自體免疫甲狀腺疾病)、食物過敏、慢性疲勞綜合徵和抑鬱等。腸道內的毒素和有害物質進入血液後,可能觸發免疫系統反應,導致慢性發炎和免疫系統異常。

E. 發炎性腸道疾病

1. 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疾病,其中大腸壁的廣泛區域發炎並出現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的結腸蠕動通常非常劇烈,此外,結腸的分泌物大大增加,患者會反復出現腹瀉,潰瘍性結腸炎的原因尚不明,一些臨床醫生認為它是由過敏或免疫破壞作用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由慢性細菌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無論原因如何,潰瘍性結腸炎常常會發現有遺傳的相關性,一旦病情進展到一定程度,潰瘍很少能自癒,直到進行回腸造口手術,將小腸內容物排出體外,而不是通過結腸排出,即使如此,潰瘍有時仍然無法癒合,這時唯一的解決方案可能是全結腸手術切除。

潰瘍性大腸炎

2. 克隆氏症

克隆氏病(Crohn's disease)是一種慢性炎症性腸道疾病,可以影響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見的是末段小腸和大腸,克隆氏病的具體原因尚不清楚,但相信是由免疫系統對腸道內的細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異常反應所導致,克隆氏病的一些常見特徵和症狀:腹痛和腹部不適、腹瀉、體重減輕和營養不良、疲倦和虛弱感、腸道狹窄和阻塞、關節炎、皮膚病變、口腔潰瘍、眼睛炎症等額外症狀,治療方法可以分為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藥物常見的有5-氨基水楊酸(5-ASA)、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

克隆氏症

全方位護衛組

三、 學習三大處理方法以避免脫水

A. 首要處置為適當補充水分,可以喝什麼? 

成人:開水、電解水、舒X、寶XX、米湯等盡量不要油膩的、不要乳製品、不要太甜的,以可以喝得進去為主。 

小孩或是小小孩:尤其小小孩,腎臟還在發育,市售舒X、寶XX不能隨便喝,可以喝開水、母乳、市售的幼兒專用電解水依照產品指示給予。如果孩子還在喝母乳那是最好的水分和抗體補充了,可以依照平日習慣照常餵,但孩子可能因為腸胃不舒服而奶量減少是整腸的反應也不要焦急硬餵,帶去看醫生配合治療只要腸胃症狀解除了,奶量應該就會回來了。但是要特別注意!如果看完醫生回家,孩子奶不喝水不喝藥物餵不進去那就要盡快到大醫院就醫可能需要打點滴來幫忙了。 

電解質

B. 飲食調整 

腹瀉以清淡飲食為主,如果現在腸胃有狀況可能不見得會想吃東西,那也不用勉強吃,想想機器就是發生故障,故障沒有排除強迫它運轉也是徒勞無功甚至雪上加霜的。等有胃口了要由少量多餐漸進式地開始進食,並由清淡的飲食為主,不要一沒拉了就跑去吃炸雞麻辣鍋、珍奶等等這種療癒心靈類的食物,那很有可能會前功盡棄再拉一次。

腸胃炎要吃什麼也可以參考下面這一篇更詳細:https://www.yung-chiao.com.tw/blogs/health-info/119480

C. 藥物和營養補充

1. 抗腹瀉藥物的使用

台灣常見止瀉藥有三大類

  • 抗腸蠕動藥物是一類可以延緩腸道內物質運輸的藥物,這樣可以增加腸道容量並延長物質在腸道內的接觸和吸收時間,從而改善腹瀉症狀。這些藥物僅對腸壁產生作用,並不影響中樞神經,因此不具有一般鴉片類藥物的止痛作用、中樞神經副作用或成癮風險。其中一個常見的抗腸蠕動藥物是Imodium。
  • 吸附劑是一種口服藥物,它在消化道中吸附消化液,從而改善腹瀉情況。這類藥物並不被吸收,但可能同時吸附腸道內的其他藥物。因此,如果同時服用吸附劑和其他藥物,其他藥物的吸收可能會減少。一些常見的吸附劑藥物包括Pecolin和Smecta Powder。
  • 抗分泌藥物,如Bismuth subsalicylate,具有抗分泌、抗發炎和殺菌的效果。它含有水楊酸(salicylate)成分,因此在有潰瘍性出血史或對非類固醇類消炎藥物過敏的人使用時需要小心。

2. 益生菌和益生元對腸道健康的影響

關於什麼是益生元,這裡有連結可以看更詳細的文章 : 益生元是什麼?怎麼補充?益生元吃法、選購方法報你知

益生菌的好處有:促進腸道菌群平衡、改善消化功能、強化腸道屏障、調節免疫功能、改善腸道運動等等,不過不是每個人吃都會有用,或是有些人吃了有用可是吃一陣子又沒效了,這個大概是跟自己身體原本的腸道微菌叢產生衝突或是無法融入的關係,如果是這樣的民眾可能會建議與其補充外來種,不如想辦法壯大自己的部隊,這樣比較一勞永逸。

3. 牛初乳

牛初乳有初乳蛋白,也就是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他是人體內的抗體,其中包括IgA、IgD、IgE、IgG、IgM),也包含乳鐵蛋白以及溶菌酶,詳細介紹可以看下面這篇:初乳蛋白乳鐵蛋白一樣嗎?初乳蛋白3大購買原則一次看!

 

四、如何預防肚子痛跟拉肚子

預防拉肚子的重要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飲食衛生、注意環境消毒和適當的個人衛生習慣,防細菌或病毒性腸胃炎的關鍵在於避免食用生食或未充分煮熟的食物,以確保食物安全,同時,如果家中有人感染了諾羅病毒或輪狀病毒性腸胃炎,特別注意環境的消毒是必要的。在接觸到嘔吐物、排泄物等物品時,應小心處理並確保事後徹底洗手,洗手時應使用肥皂,因為酒精乾洗手對於諾羅病毒和輪狀病毒等無套膜病毒的效果不佳,此外,勤洗手、不與他人共用餐具和食物,並定期使用稀釋後的漂白水清潔和消毒環境,有助於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藉由這些預防措施的遵守,我們能夠有效降低腹瀉的發生機會,讓我們的身體保持健康和平衡,請記住,預防勝於治療,遵循這些預防原則將有助於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免受腹瀉的困擾。

 

 五、結論

在面對腹瀉、肚子痛時,早期處理至關重要。我們應該迅速採取措施,以避免腹瀉引發的脫水和其他併發症,除了藥物治療外,我們也可以考慮使用非藥物性產品來改善腹瀉症狀,例如益生元,益生元是一種能夠促進腸道健康的物質,可以幫助調節腸道菌群平衡,增加益生菌的數量,並減少有害菌的繁殖,它是一種安全、自然的選擇,特別適合嬰幼兒和孩童使用,除了益生元,保持良好的飲食衛生、適當的飲水量、充足的休息和適度的運動也是預防和改善腹瀉的重要因素,總之,腹瀉是一個常見的健康問題,但我們可以通過早期處理和使用非藥物性產品,如益生元,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您或您的家人遭受腹瀉之苦,記得及時採取行動,並在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療建議,以確保您的健康和幸福 !

如果不知道要挑何種品牌的益生元,這裡推薦您溫.食.初的「初乳益生元」,可以點擊下方連結過去選購來強化自己!

全方位護衛組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